聽聞在美國的朋友最近將要回國休假的消息,我又迅速果斷地給他羅列了一張需要代購的數碼清單。不過這次與以往不同,產品大多都是棉質的,還能水洗。
地處美國加州北部舊金山灣以南的硅谷(Silicon Valley)因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聞名遐邇,坐落于圣克拉拉縣中的兩座小城更是因蘋果和谷歌總部的存在被世人所熟知。如果你有幸來到庫比蒂諾(Cupertino)或是山景城(Mountain View),吸引你的也許未必是非請勿入的蘋果總部,也不是草坪上碼放整齊的Android公仔。而是令你欲罷不能,想解開腰包開始盲目揮霍的紀念品商店。
“一共是298.45刀”,朋友在Skype上對我說。
■誰在買?誰在賣?
琳瑯滿目和盆滿缽滿是我第一次打開谷歌官方紀念品商店網站(googlestore.com)時的感覺。大到書包帽衫,小到鉛筆U盤。詳細的產品分類和各式各樣帶“Google”商標的產品無比虐心的展現在我眼前。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一定樂了,誰說科技公司只能做產品?服裝電商照樣有的搞?!澳阏Σ艁戆??終于找到組織了?!边@是我當時從對日常服飾的漠不關心轉變為望眼欲穿的真實寫照。
蘋果谷歌在做,小米也在做。你先別急著說“呵呵”。他們敢玩是有資本和理由的。美國公司大都極其重視自身的企業文化,當喬布斯在公司樓頂懸掛海盜旗的時候,也就是在向世人宣布:老子就是與眾不同。Google在世界各地辦公室的照片在網絡上瘋轉,更多是在傳遞著無與倫比的產品就是在這兒誕生的信號。
轉戰國內,只有小米還耍的開,成立剛滿三年的科技公司還談不上多少文化底蘊,不過中國粉絲的執著和狂熱你一定都懂。先天的線上電商模式和后期的鐵人三項元素,讓這個在2013上半年營收達132億人民幣的科技公司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了引爆點。今年四月的米粉節,我在現場親歷了“米粉”們身著整齊劃一服裝打扮的集體瘋狂。你可以看看小米官網上對那雙休閑帆布鞋的購買評價,好一個“小米,為發燒而生!”
獨特的公司文化和龐大的粉絲基礎,決定著他們就算是跨界搞服裝電商也有的賺。不過,這只是資本,不是理由。那一定有人會問:“難道中華酷聯海的公司文化比不過小米?微軟、Facebook、Amazon這些國際大佬為啥都不做?”我們把會購買這類產品的人群分為兩類。一是為了留作紀念而購買的普通消費者,二是為了想要凸顯個人傾向主意色彩而揮霍的科技愛好者。
消費者的購買底線是科技公司靠文化和粉絲的堆積資本換來的,專一的極客群體才是他們敢大無畏的批量生產不計后果的理由。
■科技網站步科技公司后塵
直到那天我在地鐵上看到對面那個穿ZEALER黑色T恤的男孩,我才意識到這些離我竟如此之近。
國外科技名站The Verge和國內人氣名博ZEALER是兩家專注科技行業動態的新媒體,地域性的差異和規劃類的方向雖有不同,但在賣衣服這件事兒上,哥倆真走到一塊兒去了。20美元和109元人民幣如果按近期匯率計算的話,幾乎是等價關系。The Verge和ZEALER為自家T恤的定價真的好討巧啊。相比少則上千動輒上萬的科技裝備,這109塊也許還不夠當郵費“塞牙縫兒”的呢,但穿上后卻在潛意識的表達著“嗨!我是混科技圈兒的”。
對粉絲而言,與科技達人,垂直博客之間的距離要比和科技公司之間近很多,高不可攀的企業形象一定不會和草根那般平易近人。無論是The Verge創始人約書亞·托珀爾斯基(Joshua Topolsky)的個人科技脫口秀節目On The Verge,還是被人稱為“科技圈劉翔”的ZEALER創始人王自如在做的Shawn Talk觀察。以個人的影響力帶動媒體,再“迷惑”粉絲。別說T恤,襪子恐怕也賣的出去。
結賬前,朋友催問還有要買的么?我說:“若不是沒我號,The Verge里有幾件我是一定要入的?!?br />
(作者:李競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