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軟物色新任CEO的過程中,董事會成員對于公司未來發展方向和下一任領導人類型的意見分歧逐漸浮出水面。
接班人類型之爭
據知情人士透露,微軟CEO遴選委員會的董事們已接觸了至少兩名微軟高管和八名外部候選人,以考察他們對于CEO職務的意愿。這些外部候選人包括福特汽車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艾倫.穆拉利(Alan Mulally)、甲骨文總裁馬克.赫德(Mark Hurd)和諾基亞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艾洛普(Stephen Elop)——他已計劃在明年初微軟完成收購諾基亞手機部門后回到微軟。
其中一些候選人是遴選委員會在上周首次接觸的。遴選委員會成員已開始對候選人進行較為正式的一對一的面試。但微軟的董事會尚未會見任何候選人。
這份候選人花名冊也反映出了董事會在核心問題上的分歧:微軟下一任領導人應該是引導產品創新的技術型人才呢,還是擅于運營大型企業的管理型人才?
這一決策將會直接影響微軟的未來,并決定該公司是將更多精力放在開發新產品上,從而與谷歌(微博)和蘋果等對手競爭,還是將更多精力放在更有效地運營公司上。
爭論背后可能存在這樣一種認識:微軟CEO職務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候選人。“有遠見的CEO,可能并不務實。”知情人士說。
在衡量選擇管理型或技術型CEO的利弊時,微軟董事會還在評估微軟其他高管如何彌補新一任CEO的短板。微軟董事會正在與一家高級獵頭公司合作。
重大歷史任務
微軟董事會現在面臨的是重大的歷史任務:為該公司挑選其發展史上第三任CEO,也可能是首任與微軟創始團隊無關的CEO。在物色新CEO的初級階段,董事會成員開誠布公地討論合適的領導人類型是很常見的做法。
現任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的接班人面對的技術環境,已不同于鮑爾默在2000年1月接任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時候。電腦行業已經與微軟曾經具有優勢的個人電腦和傳統軟件漸行漸遠,該公司在智能手機和互聯網軟件等技術方面已落后于競爭對手。
遴選委員會接觸的其他外部候選人還包括查爾斯-菲利普斯(Charles Phillips)——甲骨文前總裁,現在負責領導商業軟件公司Infor;和保羅-馬瑞茲(Paul Maritz)——微軟前高管,現在經營著企業軟件公司Pivotal。
據知情人士透露,現任微軟高管托尼-貝茨(Tony Bates)和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也分別為CEO職位會見過至少一個董事會成員。貝茨未對此發表評論。納德拉也拒絕發表評論。
并非所有被接觸的高管都是微軟CEO職位的候選人。例如,赫德就已明確表示,他會繼續留在甲骨文。
據知情人士透露,董事會一致認為,公司應該盡快選定鮑爾默的接班人。董事會希望在四到六個月內敲定接班人——這意味著接班人敲定的時間是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在今年8月,鮑爾默宣布計劃在一年內或董事會選定接班人的時候退休。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0月14日10:58:5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199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