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最后一天,中興通訊的最高權力機構決定由曾學忠來擔任關乎中興手機未來命運的終端事業部負責人,未來這個部門開始獨立,并按照事業部編制運營。擔任中興手機掌門人14年之久的何士友正式卸任。
中興通訊總裁史立榮在新年賀詞中揭示了部分換帥的原因:2014年對中興來講,機會在政企網、終端市場上,因此中興將做強做大運營商、政企網和終端三領域市場,強化終端產品、政企網縱向運作和貫通——這就要求中興的高層必須“給予更對的資源投入,確保能把握機遇”。
還有一種說法是,中興2013年的業績盡管完成了,但全球市場比重過高,未來中興的重點是要提高國內市場各個渠道的比重和業績,因此提拔了一直負責此業務的曾學忠。
在以中興通訊董事長侯為貴為首的中興核心管理層眼中,曾學忠之前負責中興在中國區的市場營銷,被評價為“業績突出,具備互聯網思維”。他的提升將達到在架構上強化終端產品縱向運作和貫通的效果,與此同時,中興在中國、美國和其他大國市場共配備了三位高級副總裁,可以更高效、快速地應對市場變化。
目前尚不清楚執掌中興14年的何士友后續工作計劃的具體細節,這次中興的高層震蕩被看成是這家手機公司全面轉向具有互聯網思維“終端戰略”的開始。何士友是中興通訊終端產品的全球拓展領導者,而在此次人事調整的背后,散發著曾經讓何士友成功的“運營商終端定制模式”正在風中飄散淡化的味道。今后,將是開放性渠道的未來。
而曾學忠在2013年中,正是負責中興新渠道開拓的重要人物。
渠道變天
此次中興的內部組織結構變化還包括:政企網提升為公司二級經營單位,由高級副總裁龐勝青全面負責政企網業務的運營,高級副總裁趙先明任公司CTO(首席技術官),曾學忠升任后留下的中興通訊中國區總經理的職位則由內部競聘產生。
中興此番調整最大的變化在于,首先終端業務和政企網業務分別設立事業部制,與原有運營商業務一起構成中興通訊未來的三大業務。對于新提升的政企網事業部,中興需要在以政企網為核心的IT領域重新創業,并借助云計算、大數據、智慧城市、物聯網的技術升級契機,尋找到突圍的缺口。但毫無疑問,手機業務將是未來的重中之重。
事實上,繼任執行副總裁的曾學忠亦是中興通訊的元老之一。這位清華大學學士、在中興已經工作了17年的70后老員工,現在被中興的創始人侯為貴寄予厚望。在過去的多年中,中興一直依靠運營商渠道發展,但小米等公司在互聯網上發售的成功,讓中興開始正視自己的銷售模式了。
未來的手機市場,或許不再是運營商的天下,網商的興起和“開放渠道”,即非運營商渠道的不斷發展,讓中興走到了一個必須從思維開始變革的十字路口。而在此刻,被稱為“渾身上下都有著互聯網細胞”的曾學忠接過手機事業部獨立運營這一棒,意味著這家公司將全力應對全面開放渠道的營銷環境。
中興公司的內部員工坦言:“這樣調整是為了迎接互聯網的沖擊,以及應對智能手機渠道向B2C演變的深度變化。過去中興通訊所熟悉的B2B模式烙印太深,而此次正是希望中興終端能有個大的戰略轉型,新的領導上任希望在渠道上面能有些作為?!?br />
在中興通訊內部員工眼中,曾學忠是一個典型的學習型領導,他也是中興通訊最早開通微博的高管,能夠積極應對互聯網變化,代表著中興內部管理體系年輕化的趨勢,已經被看成是“能把中興產品品牌經營成一體化的角色”。
惡劣環境
現在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絲毫沒有“好”字可言,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早已陷入惡性競爭。根據去年投資銀行Canaccord Genu-ity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13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手機市場仍然由蘋果(540.98, -12.15, -2.20%)和三星主導,由于很多競爭對手在智能手機領域處于虧損狀態,導致這兩家公司拿下了全行業109%的利潤。
該報告估計,蘋果公司拿下了第三季度功能手機和智能手機行業56%的營業利潤,排名第二的三星達到53%。相比而言,所有的主要競爭對手都處于虧損狀態,只有索尼(17.18, 0.02, 0.12%)當季實現盈虧平衡,其他如黑莓當季在全球手機行業利潤中的占比為-4%,摩托羅拉移動為-3%,諾基亞(8.03, 0.09, 1.13%)、LG和HTC行業利潤占比均為-1%。
事實上,大量中國智能手機品牌也都在虧損經營。但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更多的小品牌還在拼命追求規模,哪怕正在虧本。
在國產品牌機中,聯想擅長社會渠道,中興和華為比較擅長運營商渠道,小米則是完全開放的渠道,主要是互聯網。不得不說,小米300億市值的消息讓中興這樣的傳統手機廠商再也坐不住了。
由于中興此前80%的貨都從運營商渠道中走,這讓中興通訊感到自己對運營商的渠道依賴度太高,因此定下目標:未來要“一半對一半”。但是,中興并未一味追求市場大份額,尤其是在這個行業大面積虧損的年月。按照中興自己的規劃,有控制增長。
這兩年,曾學忠主張的市場策略讓中興通訊的智能手機毛利有所提升?!扒г獧C多賣一點,高端機再多賣一點,我相信中興的毛利會更好一點。”曾說。2013年中興在渠道上砸了一個億,大多數是投給了運營商。而在2014年,曾學忠打算把更多的錢挪到新渠道上來,他認為這樣的效率會高一點。
消費者購買手機渠道的變化也逼迫中興不得不具有“互聯網思維”。小米在網上賣手機的成功讓中興等公司必須反思自己的渠道太過單一。在中國,除了蘋果手機能夠靠運營商的套餐拉動消費者在運營商那里購買外,沒有話費補貼的大部分安卓機就是拼價格,且渠道五花八門,大多數是網上網下同時推進。
這也是迫使中興開始和蘇寧、國美這樣的渠道開始大力合作的原因。僅靠運營商渠道已滿足不了中興對規模效益的渴求,2012年,這家公司的目標是做到國內手機銷售總量的20%,2013年的目標是30%。“所以我們的渠道建設速度得加快,要不然你的末端推動不夠?!痹鴮W忠說。在2013年的三四月份,中興已經開始和京東商城合作,簽過一個20億的戰略合作大單。
據悉,曾學忠曾經在2013年里將一億的渠道費用分兩步分配:針對全國TOP30的合作伙伴,即代理商,原計劃是要覆蓋1000家門店,其中迪信通占了300家。2014年中興還會擴大渠道:上半年可能會拓展到TOP100個代理商,以及在建的3000家門店,主要是與門店的專區專柜合作,包括中興與運營商之間的合作。
彎道卡位
就在本次調整的當天,醞釀已久的中興手機商城也正式上線。中興試圖用5000部MEMO 5S NBA限量版獨家發售來給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掙個好彩頭。
據市場研究機構IDC最新數據,中興2012年手機整體出貨6500萬臺,智能手機達3500萬臺,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而中興給自己制定的目標是,從2011年開始算,五年內進入全球手機前三強。如果按照中興這樣的規劃,2014年中興僅智能手機全球出貨目標就高達6000萬部,收入占比要達到總體比重的50%。
在惡劣的手機行業環境中,中興一直在試圖擺脫價格戰導致的利潤下降,甚至不惜重金贊助NBA,提升產品形象。而從產品結構上看,中興努力提高中高端產品的占比,特別是智能終端,全年出貨量約3500萬部,在手機整體業務占比從2009年的3%猛增至2012年的53%。從2012年起,中興全力打造的Grand系列就擔起產品轉型的任務。
據中興內部人士透露,中興目前的經營思路是“健康經營,追求合理的規模增長”。而這家公司押寶之一就是剛剛上的4G。在中興內部員工眼里,4G是中興“彎道卡位”以等待“直道超車”的機會。
在2013年9月底,中興通訊旗下手機Grand Memo LTE獲得工信部頒發的國內第一張TD-LTE手機入網證。當時,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葉衛民對經濟觀察報透露,2G時代中國企業都沒有手機核心專利,但3G時代中國是有專利的,而到了4G時代中興的專利已經成為全球第一陣營,所以這個專利就可以和標準的單位或企業進行一些互換,中興在全球市場上受到的限制就會很少,甚至還可以限制別人。
中興通訊總裁史立榮亦在新年致辭時指出,即將到來的2014年,由于4G技術的全面應用、ICT產業融合和信息化浪潮的沖擊,整個行業將充滿想象與機遇。中興將做強做大運營商、終端和政企業務,同時在新型市場繼續發力。
在史立榮看來,中興已經在4G市場上搶占了先機,接下來就要在終端方面,尤其要面向消費者,取得終端開放市場的經營突破。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