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若成功,需要在設計、能耗、功用之間取得平衡。”操著一口流利英語的Misfit Wearables公司CEO、創始人Sonny Vu正對著臺下數百位制造商和采購商娓娓說道。這是于4月12日-15日舉行的環球資源2014年香港春季電子展上的一幕。
“我們這一屆的開幕主題演講聚焦于2014年行業主流趨勢之一的可穿戴技術。”環球資源展覽部總裁黃譚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Sonny Vu和英特爾副總裁Jesse Fang等針對可穿戴市場的分享,讓深圳制造企業看到了新的機會。
據黃譚偉透露,目前深圳企業數量占據環球資源電子展參展商數量接近60%。
“可穿戴的概念很火,但目前市場還沒有量。”深圳市泰瑞德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毛勝軍對記者表示,火了三年的平板電腦市場目前接近利潤崩盤,而被認為是“the next big thing”的可穿戴和智能家居等尚難當大任,深圳山寨圈目前處于青黃不接的局面。
平板利潤崩盤
“現在一臺平板電腦的出貨價最低可以做到180元,利潤只有5元。”毛勝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平板電腦一度是深圳中小制造企業繼山寨手機后找到的一個香餑餑,但目前這個市場已經味同嚼蠟。
五年前,在深圳積累了人脈、供應鏈等資源的毛勝軍開始創業,其創立的泰瑞德主要從事車載導航業務,目前年銷售額在一兩億元區間。
毛勝軍表示,深圳電子制造業的最大優勢是配套齊全,上游元器件、方案商、渠道等都不是問題,“只要有訂單,就有利潤”。
2012年看到其他企業做平板電腦紅紅火火,毛勝軍也分出一部分團隊切入進來。當時,由于上游芯片尚不完全成熟,需要進行一定的配套開發,平板電腦市場尚有一定門檻,同時,市場在蘋果(519.01, 1.05, 0.20%)iPad的帶動下需求很大,“我們多的時候一個月能生產一萬多臺,每臺的利潤有六七十元。”
隨著全志、瑞芯微等國產芯片的成熟,平板電腦的技術門檻迅速降低,大量廠商蜂擁而入,價格戰如約而至。
深圳市藍魔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俞發興對記者表示,目前深圳平板電腦圈規模最大的一年可以做500萬-600萬臺,主要是給海外市場做定制,依靠低成本出貨和快速周轉,才有一些利潤。
但是,中小廠商的淘汰賽已經開始,“那些規模在幾十萬臺和十幾萬臺的廠商已經有很大的生存壓力。未來平板電腦一定會形成像PC市場那樣的寡頭格局”。俞發興說道。
毛勝軍亦對記者表示,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4月17日17:49:5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2031.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