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面數字很好看
2611萬臺的銷量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看的數字,不單是國產廠商壓力山大,一線國際品牌一樣也是半斤八兩,但好看的數字不一定都是好事情。
今年Q1季度小米公布的銷量為1100萬臺,與此同時,微博認證為“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的老杳也曾在微博上說過,小米前五個月的出貨量為2200萬臺,也就是說四月份和五月份的出貨總量也應該是1100萬臺,而四、五兩個月的出貨量能夠整個一季度不相上下,米粉節拿下的130萬臺的銷量功不可沒。
按照小米公布的上半年數據,小米在過去的6月份出貨量只有400萬臺,環比下降。因此,小米整個半年下來,總體的出貨量走勢應該呈倒“V”字形,算是一個不太積極的信號,至少過去一段時間小米2S、小米3和紅米系列的兩款手機已經吊足了胃口,這也可以看成是小米4上市迫在眉睫的另一個信 號。
小米需要,也應該拿出一款不同的產品,來刷新消費者的眼球,畢竟4G大戰的序幕都已逐步拉開,而作為數一數二的國產手機廠商,到現在還沒有一個4G產品線,實在說不過去。
另一方面,公開的上半年銷量狂飆2600萬,甚至雷軍豪言壯志般的將全年的目標一舉抬到了6000萬臺,姑且不去考慮這個數字的真實性,如果按照這個數量級來做售后體系,小米的售后估計一樣壓力山大。
這方面,IT時報曾經提出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論調,在《國產手機野蠻擴張后:用戶在排隊維修》一文中,IT時報記者李棟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12月11日下午,記者來到了上海火車站附近的長安大廈二樓,這里集聚了華為、聯想、小米、三星、HTC等近十家品牌廠商的售后服務點。雖然已經接近下班時間,但幾家國產廠商服務點前,送修手機的用戶依舊絡繹不絕,在窗口前排起了長隊,而緊鄰的HTC、三星等售后維修點卻是冷冷清清。”
所以說,小米的出貨量定的越來越高,今年的目標是6000萬,明年也已經表態要超過1億,即便這個目標達到了,售后跟不上腳步,副作用也會更明顯。
利潤始終是個謎
小米上半年瘋狂出貨2600萬臺手機,官方給出了一個330億的含稅銷售額,這個數據也非常有意思。
如果把這330億的銷售額平均到每臺機器上,你會發現小米手機的單臺售價為1270元,這顯然超過了上半年一直在做搶購的紅米手機699元和紅米NOTE799/999元的售價,換句話說,小米2S和小米3這兩款手機的保有量還是有一定的基數,并不完全是想象的那么差。
而330億的銷售額到底是個什么概念?不妨看看華為的水準。
華為2013年手機業務的銷售額為90億美金(約合人民幣558億),也就是說小米現在的水準已經超過了華為在2013年的一半,而這還不是最終的數字,小米對2014年度可謂信心滿滿,豪言年度銷售額拿下800億。
利潤方面,小米并沒有給出明確的數據,單位手機的利潤以及具體產品對應的出貨量均沒有提供,所以難以給出確切的答案,但還是可以從過去的數據中得到一點頭緒。
iSuppli稱2013年小米的利潤為30億人民幣,號稱中國最賺錢的手機企業,而2013年小米全年的銷售額為316億元,如果iSuppli的數據可信,等比估算一下,僅2014年上半年,小米手機的利潤總額至少是在30億元人民幣之上。
單個產品方面,外界對去年10月份《電腦報》在《小米搶購背后的虛假營銷》一文中就對小米3的成本進行了簡單的BOM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成本為1300元以下,這還是9個月以前的水準,換句話說,小米3現在售價即便是一步步的將至1499元,這個過程中利潤還是有保障的。
紅米手機方面,TrendForce給出的BOM分析顯示這款手機的成本為520元人民幣,而紅米手機的售價為699元,利潤空間最大的情況下也有170元人民幣。
小結
總的來說,小米過去四年時間里,成績是公認的,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最明顯的就是坐彈射機甚至是坐火箭一樣上升的銷售數據。
競技體育當中,觀眾時常會看到籃球運動員和足球運動員,在結果已經不重要的情況下,還在不斷的得分,也就是很多人熟悉的“刷數據”,小米不斷抬高出貨量預期,雖然可以理解為自信,但一樣可以解讀為刷數據。
今年出1870萬臺,明年就敢定4000萬甚至是6000萬的目標,而到2015年就開始過億,按著這種增速,到2020年,小米手機的出貨量也就該圍著地球繞圈了,這么龐大的數據,小米能不能扛得住是個問題,但從小米不斷抬高預期的趨勢來看,這個數據總歸有一天是要說出來的,只不過夸張的數據很容易讓人下不來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