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如團隊確實接受投資了,這是客觀事實,但王自如團隊做的評測是不是基于公正的,王自如卻無法證明了——因為在無法用數據量化和考評標準的前提下,一切主觀的聲明和保證都是徒勞的,因為你沒有可以量化考評的數據,你就是“收黑錢的”。
在這場對戰中,老羅正是通過這個切入口擊中了王自如的要害,使得輿論方面王自如團隊略居下風,而這也成了王自如從氣勢上輸掉整場對戰的主要因素。
作為評測機構,王自如的杯具就在于無法通過數據方式求證自己是公正的,這既是他的悲哀,也是目前中國評測業的現狀——因為中國評測業,本就是沒有未來的。
■ 第三方評測:沒有未來的精神寄托
事實上,在王自如評測錘子T1的時候,他如今的杯具就已經形成。
王自如的評測充滿了對錘子T1的些許肯定和大量否定,于是就引發了老羅的護犢之心——你接受了那么多投資,所以你才使勁黑錘子,所以你的評測不客觀。然而,如果王自如當初的評測是些許否定大量肯定,那么今天的結局一定是:羅永浩和你交情不錯,所以你拼命給他說好。
當然誅心論者會更認為:老羅也曾經給過你錢,所以你就光說錘子好,你的這個評測仍然不客觀,是不公正的。
那么,王自如誰都不說呢?
如果王自如誰都不說的話,那么出現的結局可能就是一大群人罵王自如團隊江郎才盡、毫無內容,已經距離死不遠了等等。
所以,不管是哪種評測,都注定了是一種沒有希望和未來的寄托,所謂的還原科技的本質,不過是精神層面的自我追求罷了。在目前的評測領域,各具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意識,也注定了不同人的觀念沖擊,此次老羅對戰王自如也只是這其中現象的一種,而王自如的杯具也就在于,他錯誤地將評測這個職業豎成了行業標桿。
王自如并沒有意識到,只要是評測,就一定不可能會有絕對的客觀和絕對的公正——因為你無法影響所有人的思維,而王自如在還沒意識到這樣的情況下的應戰,就顯然是一種還不成熟的表現。作為團隊的領頭人,ZEALER并沒有意識到評測的本質,這是讓人頗為遺憾的地方。
但另一方面,過多地指責王自如團隊接納別人投資所以黑錘子的說法,也是嚴格意義上的道德棒喝行為,老羅抓住王自如無法自證自己是絕對公正的小辮子進而進行猛打的行為,也證明了老羅正是慣用這種伎倆的人群之一。
在一個本就不存在客觀的事實里要求人家證明客觀,這種荒謬的思維,反而證明了老羅本身的素養和低趣味。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29日11:31:5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8355.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