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過多的幾宗罪
罪名一:肝腎臟疾病
腎臟是人體的一大重要代謝器官,人體的代謝廢物很多是通過腎臟,最終以尿液排出體外。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加是腎臟損傷、腎臟疾病的一個危險信號。
食鹽也是經過腎臟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的。在動物實驗中,人們發現高食鹽攝入量會使得尿液中蛋白質的量升高;
罪名二:胃癌
1996年,歐洲癌癥預防中心對歐洲24個國家的5700多人進行了一項膳食食鹽攝入量與胃癌發生率關系的調查,接受調查的這些人的年齡都在20-49歲之間,結果發現,長期高食鹽膳食的人胃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較高。
1999年開始,日本癌癥協會對40000多名40-59歲的中年人進行了長達11年的膳食調查,探討人群食鹽攝入與胃癌的關系,結果發現膳食食鹽攝入過多同樣伴隨著較高的胃癌發生率。
倫敦大學調查發現,2010年,英國大約有7000多名胃癌患者,其中大約有1/4(1694名患者)與食鹽攝入過多有相關性。長期吃過多食鹽的確可能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罪名三:肥胖
研究顯示,如果你每天食鹽攝入為10克,當你減少一半(到5克),喝水的量大約會減少350毫升。因此,鹽的攝入量會影響你要喝多少水,一般來說,鹽吃的多,喝水就會喝得更多。
鹽攝入量超標已經不健康了,更不健康的是,英國國家膳食與營養調查在研究了1600多名青少年的飲食習慣后卻發現,食鹽攝入量與甜飲料的攝入量有非常顯著的正相關,吃鹽越多,甜飲料喝得就越多。
罪名四:易患感冒
多吃鹽的人易患感冒。因為高濃度食鹽能抑制呼吸道細胞的活性,抑制其抗病能力;同時還可減少唾液,使口腔內溶菌酶減少,增加病毒和病菌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罪名五:皺紋多
法國有句俗語,叫做“美女生在山上,不生在海邊。”據法國美容師解釋,因為住在海邊的女性平時攝入的鹽量較多,所以皮膚很容易長出皺紋,自然影響美觀。而山區的女性較少吃鹽,皮膚往往光滑細膩。 鹽吃多了為什么容易長皺紋呢?法國國家醫學院網站上的專家解釋說,食鹽以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形式存在于人體血液和體液中,它們在保持人體滲透壓、酸堿平衡和水分平衡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吃鹽過多,體內鈉離子增加,就會導致面部細胞失水,從而造成皮膚老化,時間長了就會使皺紋增多。
控鹽“六妙招”:
1、烹調時多用醋、檸檬汁等酸味調味汁,替代一部分鹽和醬油,同時也可以改善食物口感,味道鮮美。
2、多采用蒸、烤、煮等烹調方式,多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少放鹽。對于放了鹽的湯菜,避免喝菜湯。
3、多吃有味道的菜,如洋蔥、番茄、青椒、胡蘿卜等食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來提升菜的口感。
4、做涼拌菜的時候,最后放鹽,少撒上一點兒鹽再放些醋,味道就很好。
5、用醬油等調味品時,用點、蘸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將醬油都倒進菜里面。每6毫升醬油所含鈉離子等價于1克鹽中鈉離子的量。
6、不需要在所有的菜里都放鹽,最后一道湯可以不放鹽。因為人口腔里的鹽味是可以累積的,人們在吃其他菜的時候,在口腔里已經留下。
護好5部位遠離空調病
隨著盛夏的到來,氣溫逐步攀升,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家中,大多數人都是處于開空調的環境中。但你是否知道,空調造成的急劇溫差會讓你很容易患上“空調病”。小編提醒你,空調最愛攻擊身體的五個部位,做好防護措施才能讓自己遠離“空調病”。
產生空調病的原因:
第一,過冷的刺激使人體皮膚溫度出現差別。即四肢的溫度低于軀干的溫度,手足降溫,人體調節溫度的能力對此無能為力。
第二,從溫度較高的室外或其他房屋進入有空調設備的室內,溫差較大且溫度驟變,人體的植物神經系統難以適應,就會出現空調病的癥狀。表現為易怒、緊張、失眠等。
第三,在空調超冷房間里,負離子幾乎等于零。空氣負離子是帶負電荷的空氣分子,可使人精神振奮,提高人體機能,被人們稱為空氣“維生素”,若缺乏負離子、可使人感到空氣“不新鮮”,感到胸悶、心慌、頭暈、無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狀況明顯下降。據測定,普通居室內每平方厘米負離子數為五十個,而使用空調裝置后可減少至十個以下。
空調最愛“攻擊”的五個部位:
呼吸道最“脆弱”
呼吸道是最脆弱的,冷氣一旦攻破了呼吸道的脆弱“防線”,輕則出現咳嗽、打噴嚏、流涕等感冒的癥狀,即上呼吸道疾病;專家稱空調引起較嚴重的下呼吸道疾病是肺炎。專家指出尤其是在中央空調下工作、學習,中央空調很適合軍團菌傳播,潛伏期大約是2-12天,雖然沒有上呼吸道的反應,但卻發熱、怕冷、肌肉酸痛、干咳、無痰或少痰,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持續發燒、干咳、打寒戰,嚴重的還會因為呼吸衰竭而死亡。
大腦神經會失衡
常聽經常坐在空調屋里的人說“我覺得頭暈目眩、眼冒金星,還愛忘事”之類的埋怨。據介紹,這就是由空調病引起的常見大腦神經失衡反應。空調除了致人感冒,對大腦傷害也相當嚴重。空氣里含有的陰離子能抑制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緩解大腦疲勞。但是,空調卻過多地吸附了陰離子,讓屋子里的陽離子越來越多,陰、陽離子失調也讓人們的大腦神經系統跟著紊亂失衡。
關節、腸胃易受涼
年輕人往往不太注意空調引起的關節疼痛,但常吹空調卻會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夏天室外空氣灼熱,人們普遍穿得少,但室內的空調冷氣吹得厲害,而衣服又是這么單薄,這樣的低溫環境會刺激血管急劇收縮,血液流通不暢,導致關節受損、受冷、疼痛,像脖子和后背僵硬、腰和四肢疼痛、手腳冰涼麻木等都是常見的反應。另外,屋里太“冷”容易導致胃腸運動減弱,再加上夏天貪涼,經常吃冷飲,腸道內外都被“冷”控制著,很多人又拉又吐就不足為怪了。
當心吹歪了脖子
長時間待在空調環境下,冷風頻吹,很多“歪脖”、“弓腰”就此產生。專家指出,白領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或以一種姿勢長時間上網,致使頸椎長時間處于屈位,再加上寫字樓內辦公,穿著少、突然遇冷,關節很容易“著涼”受損傷,頸椎、肩、腰椎等處有老毛病此時更容易激發,因此,空調一開,若不注意頭頸、肩膀等處保暖,極易造成頸椎、肩、腰椎病。
裸露皮膚讓濕疹“乘虛而入”
原來,很多空調沒有長期使用,過濾網上已吸附了大量的灰塵、霉菌等,隨著空調的冷風吹進室內,附在人體皮膚上,或被吸入體內。加上不少室內環境封閉,空氣不流通,就大大增加了誘發濕疹的機率。此外,空調長時間制冷,會產生大量的冷凝水,使空氣越來越干燥,而我們穿衣較少,皮膚大部分裸露在外,加速水分流失,成為濕疹復發的又一主因。
空調溫度需有“度”:
空調溫度和室外相差5℃以內
經試驗測得,對于靜坐或正在進行輕度勞動的人來說,空調定在26℃時,房間的濕度在50%左右,這是人體比較適宜的濕度,人體感覺比較舒適。人體最適宜的空調溫度也是在24℃至27℃,夏季的晚上考慮到節能開到26-28攝氏度最合適,室內外溫差不宜大于5℃,溫差太大容易引發空調病,空調在制冷時,設定溫度高2℃,就可節電20%。
晚上睡覺空調開多少度最合適
在恒定溫度下,室溫保持在28度是最適合休息的。因為在休息時,人體的免疫里會下降,如果室溫過低,第二天起來出現渾身乏力、頭疼、腰酸背疼、四肢痛、關節痛等癥狀,更嚴重時可以引發腹瀉、月經不調、“空調病”等更多疾病。人在睡眠時,代謝量減少30-50%,夜間空調不應低于24℃,或將空調設于睡眠開關檔。所以,年輕的朋友不要貪圖涼快睡覺時通宵開著空調,最多是將其調為夜間模式,只要可以清涼地入睡就行了,否則睡著后很容易受風著涼。
6個方法應對空調病:
1、使用空調必須注意通風,建議每天定時打開窗戶,關閉空調,讓新鮮空氣流通,每兩周清理一次空調機身為宜。
2、從空調環境中外出,應當先在有陰涼的地方活動片刻,在身體適應后再到太陽光下活動。多喝開水,這樣可以加速體內新陳代謝。
3、空調室溫和室外自然溫度不宜相差過大,以不超過5度為宜。夜間睡眠最好不要用空調,入睡時關閉空調更為安全。若睡前進行戶外活動,更有利于促進血液循環。
4、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不要讓通風口的冷風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時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風,這樣降溫太快,很容易造成身體不適。
5、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由于經常出入空調環境,冷熱突變,皮膚附著的細菌容易在汗腺或皮脂腺內阻塞,引起感染化膿。故應常常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
6、空調房間內不要吸煙。以免煙霧中致癌物質累積增多,對人體造成危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