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移動互聯網(無論軟硬件)的用戶群,正展開從一二線城市的主流精英人群往三四線城市擴張的節奏。
兩個市場的用戶特征太不一樣了。精英用戶對技術、趨勢敏感,有消費影響力,但付費時更挑剔。草根用戶遠離泛極客網絡,嘗鮮積極性低,有強烈消費沖動,但不愿付出學習成本。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創業者,面對這個存在斷層的市場,市場策略一般不出這兩種:
——專心只做草根。比如9158,比如尼彩、大可樂手機,比如華強北。
——先做一線城市、有話語權的精英人群,穩住品牌跟口碑后再往低端做,兩手抓。比如微信的引爆與擴張路徑;比如阿里把上網人群開發完了,再推“表哥計劃”讓用戶去開發不上網的親戚;再比如,蘋果最近也可能計劃推廉價iPhone。其中稍有不同的一個子類是像三星這種一開始產品線就足夠長的,就兩個市場同時抓,用配置、價格來嚴格區分用戶。
這里面的邏輯是市場共識:品牌是向下兼容的,要草根用戶接受精英品牌容易,要精英接受草根品牌相對難。正因如此,這兩個月,當看到國產手機商步步高用Xplay在內的vivo系列手機展露它躋身中高端的野心,并有了點實現的跡象時,虎嗅有點驚異。
定價2998元的Xplay, 暑期的訂單量已經超過100萬臺。這個數字看上去不是特別亮眼。vivo首席市場官(CMO)馮磊說,因為供應商的配件供應緊張,Xplay暑期實銷過百萬臺的時間周期被拉長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機里一些話語權掌握者給Xplay亮出的好評——
Xplay在5月發布后,首先很快在潮人聚集的北京、上海自媒體圈里流行起來。自恃眼界甚高的羅永浩在微博說,“研究了一會兒find5、vivo Xplay、mx2這幾個國產精品硬件之后,我突然意識到他們的優秀其實不是偶然”。隨后,第三方電子產品測評的網站Zealer對xplay的HiFi解決方案給出了挺高的評測意見。全球最大的音樂發燒友論壇Head-fit也建立了Xplay的討論區,并有網友拋出了“vivo are really upto something serious”這種肯定。
要知道,在手機市場的傳統印象里,步步高的品牌形象可是擁著宋慧喬,冠名著《快樂大本營》,被拿在二三線年輕妹子手里的、不被討論配置與工藝的音樂功能機。但至少現在來看,試圖從草根品牌躋身主流界的翻身第一仗打得不錯。一個證據是,在“音樂手機時代”,步步高的用戶結構是70%的女性、30%的男性,
現在vivo時代,按照最新Xplay的購買者統計,變成了70%的男性、30%的女性。
表現不錯的還不止一款機器。馮磊說,最近兩個月,vivo系列的全線手機的單月累計實銷量都過百萬臺。如果屬實,還算一個不錯的成績。提供一個參照:小米公司稱,今年上半年總共賣出703萬臺小米手機,相當于月均112萬臺。這篇文章寫道,深圳現在在國內出貨量最大的山寨手機DIKA,一個月120萬臺, 目標是今年做到200萬臺。第二是朗格系列, 月出貨量在60萬臺左右。
于是,虎嗅聯系采訪vivo的CMO馮磊,是想要探知:如果你的產品、品牌被市場釘在二、三線中低端用戶群的這類印象里,你怎么來制定并執行產品策略,來實現“躋身精英與主流”的企圖心?
從草根向主流邁進,迄今走對了這幾步路
先把產品做得能入精英人群的法眼,這個不用詳述。在技術層面,Zealer王自如的這個評測已經闡述了vivo如何認真在做機,而且音質解決方案的確做得還不錯。
虎嗅主要從市場策略層面,試圖整理出一些可能在把vivo往對的路上推的因素:
1、配置上,跟山寨陣營劃界限,向主流配置靠攏。vivo在去年11月推出一款音樂手機X1時,已經在主打HiFi概念。 但當時的手機用的仍是聯發科MTK 6577t的解決方案。在隨后發布Xplay時,vivo高調宣揚自己舍棄MTK,選用了跟HTC one一樣的高通驍龍600處理器,液晶屏等其他配件的供應商也向蘋果、三星看齊。
2、2005年就注冊下vivo品牌待用,在2011年進軍智能手機時推出,可以跟集團品牌步步高區分開,擺脫以前做無繩電話、教育電子產品、功能手機的草根品牌的定位。
3、時機踩得不錯。vivo從2012年11月起開始推想要進軍中高端市場的第一臺手機X1,當時反響寥寥。而2013年5月推出5.7寸大屏幕的Xplay時,這個時點上,蘋果正在飽受產品創新的質疑,三星的類似旗艦機型Galaxy Note II又已經賣了9個月,正是主流人群的消費空窗期。這也是為什么在傳說的蘋果9月發新品之前的8月,Xplay熱勁還沒過,vivo就已經計劃繼續在HiFi概念上推出升級機型X3。
4、用做功能機的想法做智能機,恰好讓手機有了可以營銷的賣點。步步高在功能機時代起就是靠音樂手機起家,轉向智能機后同樣把技術積累用在了新品里。而主流市場在玩了3年主流智能機后,對簡單追求配置已經有點疲勞。新的對技術不那么發燒的用戶,更容易被某個功能亮點吸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