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日常的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改變。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人都不能保證自己有一個健康營養的飲食,認為只要每天吃維生素片就可以解決日常所需的營養,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每天服用維生素片或許只是在浪費錢,甚至對人體有害無益。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營養、生長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機化合物,對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健康有極重要作用。如果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生理機能障礙而發生某種疾病。
醫囑:如果短時間內飲食不均衡的話,可以用服用維生素片來救救急,但是長期服用的話,就真的是不好了,但如果是孩子或是老人檢測出了維生素缺乏癥的話,長期食用前還是要資詢一下醫生的,并且按照醫生的叮囑服用。
新觀點:維生素片天天吃或對人體無益
據報道,這一結論來自法國南錫大學一項長達6年、針對8000多人進行的追蹤調查,被認為是關于維生素片的、涉及范圍最廣的研究之一。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研究人員將這些人分成兩組,其中有些人每日服用維生素片,而有些人則是服用貌似維生素片的安慰劑。6年的追蹤結果發現,在服用多元維生素片的一組中,出現癌癥或心臟病等重大健康問題者占了30.5%,而在服用安慰劑的另一組人群,這個比例是30.4%。這一研究報告刊登在最新的《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上,研究者稱:"那種補充多元維生素可以促進健康的觀點在這項實驗中得不到支持。"
許多維生素片消費者其實是一些患上了"健康焦慮癥"的健康人群,他們堅持服用維生素片以保證自己遠離老年癡呆癥、心臟病或者中風,或許只是在浪費錢。所以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是最健康的。
提醒:維生素當補藥 當心患依賴癥
很多人認為花點錢買寫保健品可以買來健康是值得的,但是可維生素也是藥,不像糖果之類的普通食品,可以隨便吃、吃多少都行。雖然一些提取自純食物的濃縮維生素片可能歸入保健品范疇,但化學合成的維生素屬于藥品,攝入過多會影響體內的內分泌,甚至誘發疾病,長期補充過量還可能產生依賴。
比如維生素C吃多了可引起胃疼、消化道出血。而長期過量地補充維生素C,可造成體內對它的需要"水漲船高",需保持一定的"高位"才能維持正常的身體功能。而長此以往,這個量可能比正常的需要量還高,一旦產生依賴之后,停止服用就會出現相關的"維生素缺乏癥"。又如,不少女性在懷孕期間會補充維生素B6,一方面可止嘔,另一方面適當服用有助于胎兒的成長。但若長期過多地服用,反而會使胎兒產生依賴性,導致寶寶出生后容易出現興奮、哭鬧甚至驚厥等不良反應。
提醒:服維生素利弊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用辯證方法看問題的話,這項研究可能不是很正確,這項研究的人群還不是太明確。如果是針對普通的健康人群的調查,結論應該是很有說服力。但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來看,調查的結果可能會不太一樣。"廣東藥學院營養系主任王 曉 波教授認為,長期補充維生素的利弊,在不同年齡段、健康狀況各異的人群中是存在差異的,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對患有各種基礎病的中老年人,往往由于胃腸等臟器功能的減弱、食量的下降,可能無法攝入 身體所需的足量維生素;另外,由于身體的衰老、自由基的增多,可能需要更多的抗氧化劑來保持體內的健康態。對維生素的需要量相對會大一些。而要保持足夠的維生素供給,每天攝入的蔬菜水果量可能要比年輕人還大,但老人家食欲和食量卻往往不那么健旺。
維生素不能代替蔬果中的營養素
千萬不要把維生素片對等于我們水果中的維生素了,很多人服用維生素都比較隨意。有些人經常吃快餐,大塊的炸雞、漢堡包,青菜水果基本不吃或是吃得很少,可吃維生素片卻很上心,就像吃飯一樣定時定量,以為這樣做就能"既滿足了口感,又能保證健康。而實際上,蔬果中除了有維生素,還有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素,光吃維生素是不能完全代替得了的。
提醒:補充維生素前最好咨詢醫生
不少都市白領族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經常日夜顛倒、一日三餐不能保證食物多樣性,甚至陷入亞健康狀態,這類人確實或多或少存在"健康焦慮癥",這時適當吃點純食物提取的維生素,可以暫時"救急"。但要徹底地擺脫亞健康狀態,各種保健品甚至藥品只能起暫時的輔助調理作用,不提倡長期服用。都市白領想遠離亞健康,還需從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做到飲食均衡多樣,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這才是最安全、有效、經濟的做法。
常吃維生素片有什么危害?對于保健品的認識其實很多人都是有誤區的,所以不要亂補,最好在補之前咨詢一下醫生才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