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錘子T1 手機如今曝出來的質量問題,很有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是硬件設計問題。懂行的人都知道,牛逼的品控的前提,是牛逼的硬件研發能力。工業設計最大的原則是有所取舍,美觀、生產、實用三者一個有短板都不行。以蘋果為例,簡潔、美觀、攝人心魄的工業設計背后,是數年專注智能手機的技術積累。蘋果早在2004年年底就開始 iPhone的研發,更有庫克這樣的管理專家經營供應鏈超過10年,成功地降低了新技術的使用成本。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2007年第一代 iPhone發布到iPhone 4s才真正走向成熟,在市場上一炮打響。杰出的工業設計、大規模生產下的良品率、穩定的實用性能,要一同拔高三者是非常非常難的。
小米一代剛出來的時候,其實也是問題頗多,以至于雷軍在硬件團隊面前摔了手機,這反映出了做出一款大規模生產下良率有保證、性能穩定的手機有多么不容易,況且小米還妥協了外觀設計。以此對比,錘子擁有簡潔漂亮類似 iPhone 4s的外觀,但是在還不到大規模生產的情況下( 1000臺)就暴露出良品率的問題,背后恐怕工業設計的不成熟。至于實用層面如何,過段時間我們就能知曉,這款手機能不能用、好不好用、究竟能穩定使用多久。好看、漂亮背后是強大的硬實力,顯然,錘子并不具備。
錘子在產業鏈上沒有話語權,結果就是產品競爭力下降,大規模生產下品控不過關,更新換代極快的智能手機市場,無法抓住稍縱即逝的銷售良機大規模上市。
做產品的硬實力
雷軍不但有能力經營供應鏈,極客出身的他,對產品和技術的敏感度遠超老羅,其挑選組件的眼光之毒讓人嘆為觀止。以紅米為例,我曾經做過詳細的產品評測,發現紅米攝像頭在有限成本下實現了最好的效果。普通消費者對一款攝像頭最直觀的印象,是銳度、色彩、感光噪點,紅米剛好針對這三項有所取舍的側重,其800萬像素攝像頭的銳度 ——即細節還原程度超過了iPhone 5,感光也很優秀,只是色彩稍差。這個結果還原到技術和產品上,就是紅米攝像頭選用了極具性價比的CMOS傳感器,但是在濾光鏡片上節省了成本。
雷軍有對產品的理解力,能夠駕馭硬件團隊,錘子如何呢?這里不得不扒一下小米和錘子硬件工程師團隊的異同。小米和錘子硬件團隊的主要成員和領軍人物,據說都是出自因谷歌收購而解體的摩托羅拉的中國研發團隊。去小米的強調基本功用的穩定,去錘子的更有情懷。不過硬實力和情懷誰更重要,這里舉一個例子來做對比:
很多對錘子有感覺的潛在用戶,之所以沒買或者退訂錘子T1手機,據說是因為三個連在一起的實體按鍵,設計過時、影響美觀、容易誤觸、擔憂壽命會有問題。
錘子T1會選擇實體按鍵,遠不是老羅在微博上解釋的 “復古情懷 ”、“實體按鍵其實也不錯,怎么怎么好 ”那么簡單。這里面大有文章。老羅和它的硬件團隊明明知道用戶的傾向 ——即討厭實體按鍵,之所以對此無動于衷,原因就是電容觸控技術不過關。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7月18日13:55:0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608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